新能源:北京期待光伏产业整合,目光瞄准英利?

一句话:未来一年,1-2家表现最弱的光伏制造商可能会在北京领导的重组运动中关闭,英利极有可能是第一个消失的企业

英利将要重组

最新几篇关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报道聚焦于兼并重组,这是该产业在恢复健康成长之前所必需的。一则报道引用该产业监管者工业与信息化部(MIIT)的报告,指出兼并重组是必要的而且还需加快步伐。另一篇报道则是有关中国表现最弱的光伏企业英利(NYSE: YGE)的技术公告,公司的低股价已经使得它不符合美国的上市要求。

这两则最新消息出现在同一天仅仅是个巧合,尽管它们都是关于同一现象的。那就是过去十年间,光伏产品的生产出现了井喷,因为中国政府政策导向和其他鼓励措施,出现了许多新光伏企业。

结果,中国现在供应了全世界超过一半的太阳能板,由于超额供应,过去四年间全球太阳能板价格一直不稳定。2011年的大幅降价导致了第一轮兼并重组,大型企业尚德赛维破产,其资产被收购或重组。但显然,未来为进一步减少供应,还需更多的兼并重组。

工信部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事实,它发表声明称期待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应为整个行业做出表率。(英文报道)另外,它还公布,尽管现在处于过度供给状态,中国硅晶(生产太阳能板的主要原料)产量上半年增长了16%达7.4万吨。

这似乎说明工信部在暗暗指责中国光伏企业在疲软的市场条件下竟还增产,也暗示了监管部门也许会介入,强行关闭一些较弱的企业,或者至少迫使他们减少产量。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常见,比如钢材和铝这样的原材料生产商就在市场不景气时增加产量,尽管那意味着亏损。

 

按政府命令行事

 

企业常常在当地政府部门或直接、或暗示的要求下表现出非理性行为,因为当地政府部门希望增产的行为能帮助他们完成经济增长的目标。此类要求通常含有隐晦的保证,那就是如果企业因从当地大型国有银行分行贷款而出现财务问题,政府部门会介入为企业提供帮助。

英利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虽然公司在亏损,它仍从工业城市保定的政府部门那里获得了巨大支持,因为政府就是它的大股东。它的大多数同行,在经历早年间亏损的谷底之后,这几年已逐步恢复盈利,而英利这5年间一直没有从亏损中走出来。

公司的财务困境迫使它今年初发表声明称公司处于危险的境地,虽然后来它又说投资者误解了那份声明。(前文)不管怎样,那份声明导致了英利股票的抛售潮,七月中旬后,公司股价一直在低于1美元处交易。

这又迫使英利发表另一则声明,称其已无法满足美国对于上市公司股价需维持在1美元以上的要求。(公司公告)从技术上说,英利可能会因此被迫退市,尽管处于这种情况的公司通常可以通过并股而重新达到上市要求。

英利的糟糕状况和缩水的市值——现在只有1.74亿美元——使得英利成为工信部期待的兼并重组的理想候选人。因此,我毫不惊讶工信部会悄悄安排让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收购英利,时间也许就在明年这个时候。

相关文章

(Visited 29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