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Nanwei Lin

新能源:阿特斯计划将旗下电站制造部门单独上市

一句话:阿特斯计划年末之前将旗下电站制造部门单独上市,至少融资1亿美元,这对传统公用事业股票的投资者而言将有较大的吸引力。

新能源:阿斯特计划将旗下电站制造部门单独上市

就在数天前宣布为旗下太阳能电站建造商获得巨额贷款之后,阿特斯(Nasdaq: CSIQ)又迈出重要的一大步,公告称正准备将该部门分拆上市。此举标志着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转变过程中的最新涟漪,通过向它们自建的太阳能电站出售自己的产品,这些电站将成为电板制造商最优质的客户。

阿特斯以及部分同行已参与到此类电站建设有一段时日,只不过在最近几年步伐有所加快。不过最新的趋势标志着正在与过去形成分水岭,阿特斯及其他电板制造商正在成为它们自建电站的长期持有人,并将这些电站作为全资部门,看上去很像传统电力公司的太阳能部门。在以往,阿特斯和其他电板制造商仅仅是修建太阳能电站,然后转手卖给独立的长期业主。 Read Full Post…

私有化浪潮:迈瑞挫败私有化怀疑者,股价上涨

一句话:迈瑞、易居、明阳和其他本月底前宣布修订私有化方案的中概股公司,有70%的机会最终完成私有化方案。

迈瑞宣布它已进入了正式收购交易

在几个月的平静之后,今年初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私有化浪潮突然又汹涌来袭,一系列新进展暗示更可信的要约将会有进一步发展。最新消息是医药设备制造商迈瑞(NYSE: MR)宣布它已进入了正式收购交易,甚至还包括了比此前要约价格还略微高一些的收购价。

同一周,风能设备制造商明阳(NYSE: MY)宣布私有化(前文),房产服务公司易居(NYSE: EJ)也宣布了低于此前宣布价格更低的收购价格。(前文)这两个案例都受到了投资者的怀疑,公司股价随之下跌,使得交易价格低于要约价格。 Read Full Post…

互联网:腾讯争夺美团-点评控制权

一句话:腾讯最新计划投资10亿美元给美团-点评,看起来是争夺这家新合并企业控制权的冒进行为,可能会引发阿里巴巴采取类似的竞争措施。

腾讯冒进的争夺美团-点评控制权

社会网络巨头腾讯(HKEx: 700)从不擅长公关,不像圆滑的对手阿里巴巴(NYSE: BABA)和百度(Nasdaq: BIDU),他们的创始人在拉拢媒体和投资者方面很擅长。最新一笔大投资再次证实以上论断的正确性,腾讯正采取冒进方式争夺前竞争对手点评美团合并后的新公司的控制权。

实际上,腾讯并未实际参与到这家新公司中,不过在新公司新一轮融资中,腾讯投资了10亿美元,表明了自己在未来的打算。这笔投资将提高腾讯目前在合并公司中的股份,去年腾讯已经以4亿美元收购了点评20%的股份。腾讯的这一行动似乎是对阿里巴巴的直接挑战,阿里巴巴在新合并公司中也持有较大比例股份,它去年给美团投资了3亿美元。 Read Full Post…

报摘:2015年11月5日

以下是11月4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阿特斯太阳能 (Nasdaq: CSIQ) 提交保密收益率联合注册声明(美通社
  • 达利食品计划香港上市寻求13.4亿美元融资(英文报道
  • 万达百货全国再“缩水” ,苏宁(Shenzhen: 002024)部分接盘(中文报道
  • 迈瑞通过收购要约,推进私有化进程(美通社
  • 同程联手日本HIS旅行社成立合资公司(中文报道
  • 最新第三季度收益表(收益表

私有化浪潮:易居中国降低收购价,投资者四散

一句话: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对在美上市中国企业的新一轮收购浪潮是投资者对其持怀疑态度,而对强烈喜好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这也是极好的并购机遇。

投资者对易居新收购要约不感兴趣

在今年六月第一次受到私有化报价之后,在线地产服务商易居中国(NYSE: EJ)再次宣布降低其收购价格,而投资者也开始大幅抛售该公司股票,同时私有化似乎已成为市场兴起的一个最新趋势。此次收购价格的降低并未给市场带来过多惊讶,因在许多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希望重回中国市场上市之后,它们的股价已出现大幅下降。

但确实让人吃惊的是美国投资者对此次新一轮收购要约的反应。拿易居中国来说,该公司在宣布最新收购价格之后,其股票降幅超过5%,而收购价仍然比该公司在上一交易日结束时的价值要高出近7%。在此类公司公告之后,人们通常会认为公司的股价会上升至要约价格水平。而当前的情况似乎表明,投资者似乎对这一并购持怀疑态度,认为即使收购方出价更低,这一交易也未必能最终达成。 Read Full Post…

互联网:阿里巴巴、京东在政府压力下开战

一句话:阿里巴巴和京东最新针对幕后强制做法的口水战在京东提交正式抗议后将逐渐平息,因为双方都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迫使它们清理假冒伪劣产品的压力。

京东和阿里巴巴就双11较劲

天气很快进入了秋天,而此时,两家电商领导者阿里巴巴(NYSE: BABA)和京东(Nasdaq: JD)在双十一到来之前爆发了一场口水战,双十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购物狂欢。今年京东指责它最大的竞争对手给第三方在线商户施压,限制他们只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进行双十一促销,有效控制了这些在其他网站如京东也开店的商户。

同时,阿里巴巴、京东和其他小型电商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新报告后备受压力,报告称中国网上销售的商品超过40%是假货或质量低下。这份新报告看起来与今年初的另一份报告很相似,那份报告披露了中国电商中大肆的盗版行为。这次,最新媒体报道中没有出现具体的公司名单。而今年初那份报告点了许多公司的名,并且称阿里巴巴受欢迎的淘宝商城是其中假货贸易最多的市场。 Read Full Post…

小盘股聚焦:海亮教育发力备受中国人重视的教育领域

一句话:凭借较小的规模、一次重要扩张,以及在抗衰退教育行业中的定位,海亮教育似乎有望实现良好增长,并可能有助于提振其目前相当便宜的股价。

海亮发展在私立教育领域
海亮发展在私立教育领域

由于技术含量低和某些公司急功近利的扩张而在在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的中国教育股似乎正因稳健乃至飞跃式的增长而重获亲睐。继两周前该行业的两家领军企业发布稳健的季度报告后,最近上市的海亮教育 (Nasdaq: HLG) 也紧接着发布了其上市后首个财报,显示出类似的强劲增长。但更有吸引力的是其加速增长的潜力——该公司启用了一座新建的大型校园,并开始作为中国领先的民营教育集团之一扩张其广受好评的品牌。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IPO观察者,笔者承认,当海亮在7月采取相对低调的“承销”方式完成小规模上市时,这家公司并未吸引笔者的关注。这不足为奇,因为当时中国股市在持续一年的猛涨后出现自由落体式下跌,其下降通道也影响了大部分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Read Full Post…

沪经动向:禁用头衔

万科上海办公室禁止员工喊“总”

本周的沪经动向,我们要把目光从上海的街道上转移到室内,因为办公室里的职称问题已经上了全国头条。房地产巨头万科似乎更了解建筑而不是公司运营,当它的上海公司禁止员工称上级为“总”时,它吸引了极大的关注。

这个故事关注了职称问题以及它在亚洲特别是中国这种在意面子的国家里扮演的重要角色。当我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对人们对职称的关心程度以及喜欢散发名片的行为印象深刻。 Read Full Post…

报摘:2015年11月4日

以下是11月4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京东(Nasdaq: JD)称阿里巴巴双十一前扰乱给商户施压飞(英文报道
  • 新华社称中国网上销售40%货物造假(英文报道
  • 易居(NYSE: EJ)宣布接受修订后的“私有化”提案(美通社
  • 谷歌(Nasdaq: GOOG)CEO佩奇:我们想在中国市场做更多(中文报道
  • 滴滴快的称减少补贴,烧钱速度放缓(英文报道
  • 最新第三季度收益表(收益表

私有化大潮:巨人、明阳回国遇冷

一句话:对明阳新收购要约的股价反应并不强烈,巨人回国上市的估值并不高,二者反映了投资者对业绩不佳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缺乏兴趣。

明阳收购要约 投资者反应冷淡

经历了一段安静的时期,中国公司私有化从纽约退市回到中国的潮流又开始了。这次是前新能源公司明阳(NYSE: MY)宣布它已经接受了管理层领导的收购要约,成为了最新一家接受此类要约的公司。同时在中国,此前宣布私有化的一家游戏公司巨人网络,在回深圳上市的路上更进一步,宣布将借壳新世纪游轮(Shenzhen: 002258)上市。

不过回国上市的故事中有一个有趣的扭曲,那就是投资者对此表现冷淡,似乎反映了市场对这些表现不好的公司失去了兴趣。比如对巨人的估值就很低,远远低于2013年它在纽约退市时的价值。这与巨人擅长言辞的总裁4个月前说的截然相反,他曾吹嘘他的公司估值可能会达到在纽约挂牌时的30亿美元的五倍。 Read Full Post…

电信业:紫光集团对力成科技的收购考验两岸高科技并购

一句话:如果未发现安全问题,台湾政府应尽快批准清华紫光集团以 6亿美元购买台湾力成科技四分之一股份的计划,这将有助于加快两岸高科技并购交易。

紫光集团计划收购力成科技

上周晚些时候,一项两岸高科技公司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股权结盟公诸于众——作为收购方的清华紫光集团表示它计划以大约6亿美元购买台湾芯片公司力成科技(Taipei: 6239) 四分之一的股份。该交易将为致力于成为新晋全球大型芯片制造商的紫光集团提供宝贵的生产资产,同时令在竞争激烈的芯片领域力争上游的力成科技获得现金和其他资源。

然而,尽管进行此类交易的理由很充分,但由于面临着台湾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交易的风险,迄今为止两岸间涉及尖端技术的股权结盟寥寥可数。 Read Full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