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不情愿的退休

上海日报损失一重要编辑

这几天,上海因举办一个大型的区域峰会而赢得了赞誉,但《上海日报》编辑部的情形却显得非常忧郁,该报纸登载我的沪经动向专栏。这是因为一个多年的编辑兼我的私人朋友,在这里工作了八年多之后,要在这里度过最后一周,周五是她在这份报纸工作的最后一天。

为了保护这位编辑的隐私,我不透露她的姓名,她其实不想离开《上海日报》,后者也想留下她,因为她之前在美联社做了22年记者,拥有丰富的经验。但问题在于她的年龄,超过了中国强制性的退休年龄65岁。结果是,她将前往肯尼亚赴任新的工作,这不仅是《上海日报》的一个巨大损失,也是中国的一个巨大损失。

对于想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她的处境揭示出他们面临的一个更广泛的问题,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非美国人选择在美国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样的。中国严格而且通常不灵活的移民政策意味着,大多数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的选择非常有限,尽管在理论上有很多可能性。

这种情况可能归因于一个事实,即直到现在,中国实际上还不是一个能够吸引大多数外籍人士长期工作的地方,而且也没有积极地试图吸引外国人。但随着中国已经摆脱了艰苦地区的传统状态,而且上海和北京已经崛起为现代化大型城市,像我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考虑长期留在中国。

如果你是一个外国人,并且到了65岁这一强制退休年龄,那么这是一个问题。为了描绘一个更完整的画面,我做了一些研究,试图对比美国和中国的情况。当时,我发现移民政策是多么复杂,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律师仅仅靠在这些事情方面给人们提供建议和指导,就可以过非常舒适的生活。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在许多政策方面相对开放。美国每年发放14万工作签证,任何有永久长期工作的人都可以申请绿卡,绿卡使他们拥有在美国永久居住的权利。

对于想长期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中国也有一些项目,但大多数是非常有限的,对于谁能够申请并获批,有重大限制。中国也有自己的绿卡,但非常难得到, 截至去年10月,60多万合法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中,只有5000人获得了这种身份。

中国自己也有对外国专家的招聘计划,于2008年推出,也经常在新闻报道中被提及,显示出中国致力于对外籍人士越来越好友。但当该项目推出时,目标极低,只有2000名专家。我在中国居住的这么多年里,我从未碰到过任何一个这种身份的外国人。

对于在中国工作的某些群体,我已经听说过能获得2年和5年的签证。但任何一个在中国的外国人都将会告诉你,要获得这些签证极其困难,结果是中国绝大多数外籍人士的签证,都是每年需要更新的。更新程序并非太繁琐,但毕竟是个麻烦的事情,而且反映出中国移民政策的官僚主义状态。

之后,回到退休的问题。我距离65岁还有一些年头,还没真正想过到了年龄我被强制退休之后,我是否可能想继续留在中国。但我的《上海日报》的朋友和在北京的另一个朋友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结果是他们每个人可能不得不离开中国,尽管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好多年,并且考虑将中国当成自己的家。

中国的许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依然有很多灰色地带,一位移民律师如是说,这位律师在这一问题上给过我建议和指导。似乎当地移民局官员有一定的余地,自行决定为超过65岁的人继续批准签证。

实际上,《上海日报》的这个编辑朋友在65之后的头一年,就获得了这样的“豁免”,允许她一直呆到现在。但今年新的豁免并没有到来,结果是她准备未来几周离开中国前往肯尼亚。我和《上海日报》的许多人将会想念她,更因为她的离开似乎完全没有必要,最终将不仅是报纸的损失,也是中国的损失。

 

(Visited 16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