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12月1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All posts by Nanwei Lin
IPO:锦州银行香港IPO定价位于区间底部,申通快递借壳上市估值疲软
一句话:锦州银行和申通快递的新股发行市场表现相对冷清,反映出投资者对中资银行和快递公司前景担忧,更为广泛的担心则指向中国经济减速。

随着2015年接近尾声,对于中国企业IPO而言,纽约市场是相对激进,但本周香港和内地市场则有些热闹,北京对始于今夏的新股发售叫停予以解禁。随着新股发售的启动,投资者对两只采取市场化发行的新股表现出强烈的怀疑态度,其中一个是将要登陆香港市场的地方银行锦州银行(HKEx: 416),另一个是将要登陆深圳市场的申通快递。
在经过4个月的IPO禁期之后,两只股票的表现将成为市场人气的指针。因为这两只股票的投资者更为市场化,与其他交易中多位大陆投机者购买股份的情况不同,后者对于他们所买进的公司经营业务要么不感兴趣,要么根本不懂。 Read Full Post…
传媒业:CMC响应北京发展体育号召,收购英足俱乐部股份
一句话:CMC收购曼城足球俱乐部母公司股份,至少看起来是与政治相关的,而且随后阿里巴巴或乐视可能在明年也采取类似收购措施,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正试图赢得北京的好感。

任何认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CMC)可能会是市场导向投资者代表的人,当知道公司最近的收购看起来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且目的是取悦北京时,会感到失望。这家上海公司CMC与金融巨头中信集团——另一家带有高度政治色彩的企业——合资购买了曼城足球俱乐部母公司13%的股份。
我称这一行为是纯粹的政治行为是有失公平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对足球狂热的国家,它可以从CMC投资城市足球集团(CFG)中获益。不过这笔交易的时间看起来让人怀疑,因为就在几周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英期间参观了该球队,同时他宣布了将中国建设成为足球强国的计划。 Read Full Post…
沪经动向:自行车复兴

今年第一阵寒流来袭是上海的头条新闻,而另一个打击自行车偷盗行为的新行动却让我回到了更加温暖的日子,那是距离现在似乎很遥远的过去。任何在中国度过了上世纪90年代或更早时代的人,可以清楚地回忆起,那时候,自行车是主要的私人交通工具,占据了大大小小的街道,从一线城市如上海到小乡村皆如此。
现在,那种日子已成为了过去。在今天的上海,拥有一辆汽车已经是年轻人寻找伴侣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不过越来越严重的拥堵和污染问题,使得上海再三考虑对汽车的过量需求,这可能是最近越来越多行动计划背后的原因,比如这个缓解偷盗和不便之处的行动。 Read Full Post…
私有化:爱康国宾管理层回购遭到竞争出价挑战
一句话:爱康管理层或许要提高他们先前给出的回购价格以应对最新的竞争出价,此举可能会鼓励投资者对其他在美上市中资公司私有化提出类似的提价要求。

在近期席卷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私有化的浪潮中,出现了一道有趣的涟漪,有消息称一只由数家大型投资机构支持的集团正在对医疗诊断服务提供商爱康国宾(Nasdaq: KANG)回购给出了竞争出价。就笔者所知,这是今年以来30多起中资公司私有化案例中首次出现竞争出价,其中绝大部分回购是由管理层领导的集团发起的。
这并非就说最新的事件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就目前为止,对于管理层牵头的回购出价,众多少数股东都怨声载道,认为出价大大低于公司估值。此类抱怨奏效过一两次,在线相亲网站世纪佳缘(Nasdaq: DATE)的案例最为显著,在投资者抱怨称原始出价太低之后,其回购价迅速大幅上调。(前文) Read Full Post…
互联网:58同城收购赶集后消化不良
一句话:58同城最新季报显示它在近期并购热潮后,利润下降,不过如果它在未来2-3个季度内成功消化这些资产,公司将是中国新兴的互联网领导者。

领先的在线分类网站58同城(NYSE: WUBA)常常是关注的对象,因为它在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让许多人认为它是中国的Craigslist。不过这个公司正遭受利润损失,最新出炉的收益报告披露了巨额亏损,表明公司需要时间来消化近期从收购热潮中购买的资产。
投资者似乎对该报告并不担忧,而且在报告披露后,实际上还推动58同城的股价上涨了3.6%,创下了4个月来的新高。目前公司市值为84亿美元,58同城正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与其他行业领导者如携程(Nasdaq: CTRP)一样,仅排在3巨头阿里巴巴(NYSE: BABA)、腾讯(HKEx: 700)和百度(Nasdaq: BIDU)之后。 Read Full Post…
金融业:北京应加快推进金融服务改革
一句话:中国政府应该消除阻碍私人资金进入借贷领域的障碍,这将缓解传统银行因日益增长的坏账危机带来的借贷缩减问题。

上周有一系列头条关注了近期私营企业进入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苹果(Nasdaq: AAPL)可能会成为第一家在中国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的国外公司。同时,本土银行青岛银行(HKEx: 3866)在香港上市遇冷,凸显了中国许多传统银行目前面临着困难,因为担忧未来的坏账危机。
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受到表扬,因为它们近期做出了努力,像私人投资开放金融服务市场,不过还应该考虑加快这一速度,裁剪对大型财务良好的国内外公司如苹果、腾讯(HKEx: 700)的行政手续。监管部门还应该考虑对外资银行也放松行政管制,它们中的许多已经将中国从它们的全球版图中去除,因为它们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使得业务很难展开。 Read Full Post…
智能手机:苹果占领北京,华为统率中国
一句话:华为 Mate系列中档智能手机的强劲销售和对苹果最新在华门店开业的正面报道凸显了今年中国智能手机的主要发展趋势,而且这些趋势应将持续至明年。

智能手机行业的两则头条新闻彰显了今年市场上的两个主要趋势——华为的迅速崛起以及苹果(Nasdaq: AAPL) 在中国的峰回路转。第一则头条新闻称,华为针对其中档智能手机产品线的最新机型宣布了较高的销售目标。第二条新闻则称,随着第五家苹果门店的开业,北京的苹果门店数量已超过亚洲任何其他城市,令该市成为苹果公司在亚洲的非官方总部。
这两条新闻都相当重要,因为它们代表着智能手机行业2014年的旧有趋势发生了重大转变。过去几年来,华为一直力图通过差异化从国内纷杂的智能手机厂商中脱颖而出,今年,该公司终于凭借较为出众的产品设计跃升为行业领导者。同样,苹果最近的风生水起也标志着一个重大转折,一改过去几年因与中国政府关系欠佳而背负骂名的境况。 Read Full Post…
IPO:2015年中概股纽约上市萎缩
一句话:纽约对小型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不过仍能吸引行业领导者如滴滴快的和美团-点评。

中国在暂停4个月后的重启IPO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回顾,今年中国公司在纽约“反IPO”的结果是什么。市场观察者都知道我说的是,今年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创下了私有化浪潮的记录,今年大约有三十多家公司宣布了从纽约退市、回国重新上市的计划。
这并不是说今年没有中国公司在纽约上市,我能想起至少4家公司上市了。不过这4家加起来只募集到了2亿美元,这只是2014年中国公司纽约上市筹集300亿美元记录的很小一部分。 Read Full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