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摘: 2012年8月30日

以下是8月30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印度欲限制进口中国电信设备  (英文报道
•    中国涉及欺诈案的尚德电力(NYSE: STP)在意大利遭遇更多麻烦  (英文报道
•    中国农业银行(HKEx: 1288)公布上半年业绩  (香港交易所公告
•    张近东称苏宁(Shenzhen: 002024)未来目标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能杜绝假货  (中文报道
•    联想(HKEx: 992)旨在占日本30%的PC市场份额  (英文报道

报摘: 2012年8月31日

以下是8月31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国际数据中心称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国将取代美国  (美国商业新闻
•    中国工商银行(HKEx: 1398)公布上半年业绩  (香港交易所公告
•    加拿大反对派就中海油(HKEx: 883)收购尼克森事件攻击政府  (英文报道
•    出于隐私考虑,证券公司禁止奇虎360(NYSE: QIHU)应用程序  (英文报道
•    联通(HKEx: 762)、电信(HKEx: 728)或降低iPhone5高额补贴以提升利润  (中文报道

报摘: 2012年8月29日

以下是8月29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奇虎(NYSE: QIHU)遭百度(Nasdaq: BIDU)反击:多项搜索直接跳至百度首页  (中文报道

•    国家广电总局对中美电影合拍片收紧规则  (英文报道

•    腾讯(HKEx: 700)欲发行优先票据  (香港交易所公告

•    福特(NYSE: F)筹备2014年在华推出林肯  (英文报道

•    搜房网(NYSE: SFUN)宣布给股东发放现金股利  (美通社

•    最新第二季度收益报告  (收益表

腾讯债券:目标是动视?

更新: 我刚写完这篇文章一会后,腾讯发布了其正式计划,欲发行价值6亿美元的债券。债券将于2018年到期,收益率为3.375%。(公司公告

互联网领军企业腾讯(HKEx: 700)正在深入公司债券市场,这一引人注目的举措不仅测试投资者对来自中国互联网领域这类新的金融产品的欲望,而且也暗示了公司未来的并购计划,探测对动视暴雪(Nasdaq: ATVI)的潜在竞购。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长期观察者可能回想起互联网领域的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已经有相当长时间了。资深互联网公司新浪(Nasdaq: SINA)、搜狐(Nasdaq: SOHU)和网易(Nasdaq: NTES)在大约十年前开始盈利不久之后,都发行过债券。但是没有一家真正需要这些钱,从那以后大部分不用这种筹资方法了。

这些公司的一个大问题是投资者往往犹豫购买运营历史这么短的公司的债券,因为不能保证这些公司能存活这么久来偿还债务。对于腾讯而言,该公司现在明显有足够长的历史,投资者会认真考虑购买其债券的可能性。另一个动机就是竞购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设计公司动视暴雪可能需要资金,动视暴雪目前的拥有者维望迪(Paris: VIV)正寻求卖掉它。(上一篇

我们看看实际消息,腾讯发表声明称要在境外发行债券,意味着很可能以美元发行。(公司公告)公告没有提供太多额外细节,只说债券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发行,意味着买家大多是国际投资者。一个看似协调的举措是,标普几乎在同时发表声明称腾讯的票据获得BBB+评级,比“垃圾债券”高两个级别,对于这么年轻的公司,这是一个相对不错的评级。(标普公告)为解释其对于评级的决定,标普称最大的警示因素之一是腾讯运营历史较短,尽管该公司现在显然盈利性相当强。它有必要的现金流来偿还任何债券,至少现在可以。

显然我们得看看债券发行的规模和条款,但是我猜测如果腾讯提供一个高收益率并且保持规模相对适度,可能15亿美元或更少的话,需求将会相对强劲。这类举措对于腾讯这类公司看似不错,我并不期望太多中国互联网公司同样发行债券,因为这类公司的投资者人气依然很弱。

腾讯自身和标普都称这笔资金将作一般企业用途,但是我认为目的最终也包括用于腾讯进一步竞购动视暴雪。我之前说这一并购将会是一个良好匹配,因为腾讯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公司,而动视暴雪是全球顶级的游戏设计商。

出于对它们的兼容性,上个月两家公司宣布战略合作,首先腾讯获得动视游戏的许可权。(上一篇)但是拥有超过130亿美元的市值,对动视的任何收购都将不会便宜,如果合并最终实现,这次新发债券可能只是腾讯更大规模类似举措的一个前奏。

一句话:腾讯发行债券可能满足坚定的投资者的需求,而且如果继续竞购动视暴雪的话,这可能是更大融资规模的前奏。

相关文章:

报摘: 2012年8月28日

以下是8月28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京东屏蔽一淘比价,或与360结盟对抗阿里中文报道

•    东风汽车(HKEx: 489)将重组福建汽车英文报道

•    比亚迪(HKEx; 1211)公布中期业绩  (香港交易所公告

•    盛大游戏(Nasdaq: GAME)宣布谭群钊辞去CEO职务  (美通社

•    福特(NYSE: F)、马自达、长安分拆获批  (英文报道

•    最新第二季度收益报告  (收益表

报摘: 2012年8月25-27日

以下是8月25-27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尼克森(Toronto: NXY)安排投票表决中海油(HKEx: 883)151亿美元收购案  (英文报道

•    阿里巴巴、腾讯(HKEx: 700)、平安(HKEx: 2318)成立保险合资公司  (英文报道

•    美国监管机构调查土豆优酷合并内幕交易  (中文报道

•    中国电信(HKEx: 728)合并国际业务  (英文报道

•    中国建设银行(HKEx: 939)季报超预期  (英文报道

•    最新第二季度收益报告  (收益表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争议在哪?

在中国石油巨头中海油(HKEx: 883; NYSE: CEO)宣布计划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石油巨头尼克森(Toronto: NXY)的一个月中,北美政客却没有大发议论,这的确令我很惊讶。实际上,在此期间的沉默几乎已经消失,上周末尼克森低调发布公告,已安排将于9月20日召开股东大会投票表决这笔交易。(英文报道
我唯一的猜测是,多年抨击中国之后,美国和加拿大政客可能厌倦了将中国作为他们经济困难的借口,随着美国面临11月的总统大选,他们意识到需要集中于实质问题,努力改善其疲软的经济状况。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这对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易当然有巨大的影响,意味着西方国家最后可能把政治放在一边,集中解决恢复经济增长和保护国家安全等实质问题。如果跨境活动时,会产生对国家安全的真正担忧。

早在七月,当中海油首次宣布计划以每股27.5加元(对于公告前尼克森股价而言,溢价60%)收购尼克森时,中海油占了头条新闻。观察家认为中海油采用明智的方法缓解政治问题,包括计划在多伦多上市以及在尼克森卡尔加里总部保持重要出席。投资者对于这一交易回应相对积极,上个交易日尼克森股价25.45加元,比27.5加元的高收购价低7%。

加拿大官员显然有强劲的理由来阻止这一交易,但是自从最初宣布以来基本上一直保持沉默。同样惊讶的是,美国政客也一直保持安静,由于尼克森资产的所有权在美国领土,所以他们也可以试图阻止这一交易。消息公布自后,我们确实很少听到美国政客的议论,尽管有一些谈判,但主要是关于对附加条件的批准,而不是阻止这一交易。

实际上,这只是美国政客对本来可能引发更多审查和争议的交易保持沉默的最新案例。我之前预测称五月宣布的一项交易,中国房地产公司万达集团欲收购美国电影院线AMC将会因政治敏感而遇到麻烦,但是三个月以来,我们几乎没有听到反对声。(上一篇)另一笔交易也是如此,中国发展银行给旧金山的基础设施贷款,对此我也曾预测可能陷入困境。(上一篇

如果说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事件缺乏争议意味着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的抨击将结束而且所有的跨境并购将顺利紧张,可能为时尚早。但是这一新发现的沉默当然令人鼓舞,可能意味着北美政客最终将集中注意力于重要问题,而不是试图阻止几乎没有威胁的交易。

一句话: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的计划没有引发北美政客的争议,能使这次交易以及未来类似并购很好地完成。

相关文章:

报摘: 2012年8月24日

以下是8月21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中国银行(HKEx: 3988)发布三年来最弱季度利润增长  (英文报道

•    百度(Nasdaq: BIDU)探测奇虎(NYSE: QIHU)搜索聚合程序的合法性  (英文报道

•    优酷(NYSE: YOUK)、土豆宣布完全合并  (美通社

•    工信部副部长指我国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落后  (中文报道

•    摩托罗拉南京500员工拒签离职书,谈判陷僵持  (中文报道

•    最新第二季度收益报告  (收益表

中国银行业绩:危机得以避免?

投资者一直都焦虑地观察中国几大银行迫在眉睫的坏账危机迹象,但是中国银行(HKEx: 3988; Shanghai: 601398)最新业绩表明政府可能指望用缓慢增长来代替一场全面危机。这种妥协只可能发生在中国,因为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大银行的大股东。2009年和2010年政府命令大举放贷,造成许多大银行有数十亿美元问题贷款。政府的双重身份意味着其有权决定这些银行将遭受何种程度的结果。基于中国银行的最新业绩,政府似乎已决定采取“中间路线”,允许银行延期收回其许多更有问题的贷款。

但是同时,政府也迫使银行的行为更加商业化,意味着至少未来两年银行会面临缓慢的利润增长。
我们看看中国银行的最新业绩,在当前财报季,这是四大行中第一家公布业绩的。中国银行称其第二季度利润仅仅上升了5.1%,这是其2008-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慢的增长。(收益报告英文报道)但是可能更引人注目的是,前半年该银行为不良贷款留出的资金数额仅增加了5.8%,然而其不良贷款比例大致保持不变,从三个月前的0.97%变为七月底极低的0.94%。这意味着该银行不希望看到明年不良贷款增长过快,明显是要安抚许多市场担忧。

利润大致符合市场预期,说明在当前和未来季度,当银行公布其业绩时,我们可能不想看到太多逊于预期的结果。任何这类意外显然是起反作用的,会立即重新燃起对不良贷款危机的担忧。相反,政府可能想告诉投资者未来几年银行将依然是安全的选择,但是投资者也不应该期待会有太多增长。

快速回顾一下,过去三年中国银行业一直被卷入争议中,因为金融危机期间许多银行放弃更加商业化运作的驱动,而回归到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传统角色中。结果,许多银行现在持有数十亿美元可能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大部分不良贷款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贷给地方政府用作有问题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作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

政府之前暗示其会允许银行延期收回许多不良贷款,同时寻找避免危机的其他解决方案。(上一篇)这类方案可能包括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集新资金,而且最糟糕的方案是政府简单地直接给予地方政府必要资金帮助其偿还债务。

这种战略会帮助减轻银行现在承受的重大风险,高风险已经沉重打击了其股价。投资者似乎慢慢明白了这种新的中间路线,经历过去两年的急剧下跌之后,过去三个月中国银行股价上涨了近10%。当然,一个季度确实不足以说银行业是否都还是安全的,而且我们需要看更多银行这个季度以及今年后半年的财报。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地得出危机是否已经被避免的结论。但是此刻,迹象确实不错,中期中国银行业可能比较稳定,为投资者提供温和而稳定的回报。

一句话:中国银行业绩表明政府将采取措施使其大银行避免坏账危机,同时也迫使发银行接受缓慢增长。

相关文章:

报摘: 2012年8月16日

以下是8月16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海尔终止与京东商城的合作  (英文报道

•    腾讯(HKEx: 700)公布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财报  (香港交易所公告

•    新浪(Nasdaq: SINA)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美通社

•    尚德(NYSE: STP)CEO下台,CFO接管最高职位  (英文报道

•    网易(Nasdaq: NTES)公布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报  (美通社

•    最新第二季度收益报告  (收益表

报摘: 2012年8月15日

以下是8月15日关于中国公司的新闻稿件和媒体报道。查看全文,请点击标题旁边的链接。

•    蒙古南隔壁能源(HKEx: 1878)猜测中国铝业将降低收购价  (英文报道

•    报道称蒙牛(HKEx: 2319)与KKR支持的中国现代牧业谈判收购  (英文报道

•    京东商城欲维持大家电三年零毛利  (英文报道

•    尚德(NYSE: STP)最初诉讼全球太阳能基金(GSF)获胜  (美通社

•    商务部限制性批准沃尔玛(NYSE: WMT)收购1号店股权  (中文报道

•    最新第二季度收益报告  (收益表